宁夏廉洁齐家好故事

马登银:人民的好县长

稿件来源:宁夏日报 发布时间: 2016-11-07 09:37:36
分享至:

  马登银同志1930年4月出生于吴忠县上桥乡花寺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。1938年,马登银随父亲到陕北定边,13岁参加革命,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,17岁参加三边骑兵团,18岁任三边军分区回汉支队连副指导员。他多次参加对敌作战,先后负伤八次,荣获解放军功勋证章三枚。

  宁夏解放后,马登银先后任宁夏军区步兵独立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,中共宁夏纪律检查委员会检查员,1955年,马登银任吴忠县县长。他任吴忠党政主要领导的13年间,为吴忠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呕心沥血,当地老百姓都说他是党的好干部,人民的好县长。

  马登银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注重团结,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。在领导班子中,他支持副职和部门领导,放手让他们履行职责、大胆工作。工作中出现问题,他主动承担责任,从不揽功推过,从不埋怨下级,更不推过于人。干部们反映,“在马县长的手下工作心情舒畅。他虚心好学,平易近人,言行谨慎。对于吃不透、看不准、争议分歧较大的、情况拿不准、摸不实的,坚持弄清事实后,才表明自己的态度,作出正确决定。

  马登银对党忠诚,热爱党的事业,突出地表现在理论联系实际,从吴忠的实际出发,实事求是地贯彻执行党的政策。1958年,在全民大炼钢铁中,自治区党委指示吴忠炼钢1500吨,并派马登银参加河南固始县召开的全民大炼钢铁现场会。会后,他向市委汇报说:“吴忠一无钢铁,二无煤炭,三无设备,四无技术,不能象固始县那样从工厂到农村,从机关到学校,从县上到社队,大炼钢铁。”市委常委先后四次开会讨论,最后同意他的意见。

  马登银主持工作期间,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以后,把发展农业生产,增加粮食产量,解决城乡人民的吃饭问题,作为头等大事来抓。从1962年起,他在吴忠古城大队蹲点,和社员共同劳动,摸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新路子,并大力推广水稻插秧技术,使水稻插秧面积逐年大幅上升,并淘汰了撒播浪稻,使吴忠成为全区首先实现水稻全部插秧的县。期间,京引39等优良水稻品种的播种面积达到水稻总面积的98%,使水稻亩产由插秧前的三四百斤提高到六七百斤。马登银带领群众在全县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,成为全区第一个实现“田成方,林成行,沟渠道路连成网”的条田林网化的县,初步改变了社队耕地互相插花,田块大小不一,地势高洼悬殊,排灌不配套的现象,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马登银一贯以党的事业为重,两袖清风,廉洁自律,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。1962年,精简职工时,他首先带头报名,要求精简自己的妻子。在三年困难时期,他工资收入少,还要赡养父母亲和岳父母,生活相当困难。但是,组织上几次给他的困难补助,他都谢绝不要,建议给其他同志。实在无法维持生计时,马登银不得不把自己的皮大衣和岳父的一块地毯变卖掉,贴补家用。

  马登银同志的一生,廉洁奉公,造福群众,勤勤恳恳,公道正派,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  (本文由吴忠市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建东整理)

>>><<<